分享好友 技术首页 技术分类 切换频道

刚柔并济强化监管执法助力经济稳进提质 访嘉兴市南湖区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队队长赵明祥

2023-04-13 10:1223540

 近年来,嘉兴市生态环境局南湖分局立足疫情防控与环境监管实际,刚柔并济,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优化执法方式,提升执法效能,走好“刚性执法”和“柔性服务”并重的生态环境执法监管之路,彰显生态环境执法监管力度与温度,助力经济稳进提质。

    执法必严 筑牢“生态线”

    嘉兴市生态环境局南湖分局集中围绕水、气、固废、生态环境安全等突出环境违法问题,开展生态环境排查“百日见底”攻坚行动、固体废物领域专项执法打击行动、“绿剑”等专项执法行动,集中攻克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感。

    为进一步深入打好区县毗邻重点区域蓝天、碧水、净土污染防治攻坚战,南湖区、嘉善县生态环境分局联合印发《实施跨界执法年度工作计划》,由两地生态环境综合执法队共同成立“毗邻区县生态环境保护联合执法队”,开展生态环境领域毗邻重点区域跨界执法一体化行动。派专员参加全省交叉执法检查、夏季监督帮扶等检查活动。

    同时,健全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逐步由“公检法环”四部门扩大到包括区司法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的六部门,并在重大线索通报、案件信息共享、疑难案件研究和案件快速移送等方面紧密配合,以打击危废犯罪为切入点,实现“两法”衔接工作的制度化、数字化和长效化。同时,推进多部门联合执法,加强与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交通等部门的联动,开展低温等离子等联合执法行动,共同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创新引领 提升“软实力”

    检查企业整改情况和主要产污环节,提出要进一步做好原料堆场扬尘防治、日常环保管理等建议,并听取了企业的想法和意见建议,赠送环保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手册……由局领导班子成员分片带头,对环境违法大案要案、重复信访案件、群众比较关心关注的案件、社会影响比较大的案件等重点案件开展“回访”,相关业务科室对污染物超标排放案件、环境管理问题引起的违法等案件,联合开展服务“回访”,助推企业合法依法生产经营,助力营商环境进一步改善。

    为了推动企业环保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着力培育环保意识强、业务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企业生态环境管理人才队伍,嘉兴市生态环境局南湖分局创新建立“首席环保官”制度,并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对工作表现突出、成效明显的“首席环保官”予以表彰,并优先将所在企业纳入南湖区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让环境治理意识强、环保信用好的企业在各类管理中优先享受优惠政策,以此激发企业环境治理内生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为进一步强化企业生态环境管理主体责任,不断提升企业生态环境管理水平,南湖区创新开展企业生态环境管理“互看互学互促”活动,由政府搭建“互看互学互促”企业交流平台,邀请首席环保官、民间闻臭师、环保专家等组成交流督导团,定期开展精准督导,督导团听取督导企业环境管理介绍、实地检查参观治污设施、查阅环保管理台账、现场学交流环境治理亮点等。通过“企业查企业”“企业学企业”的模式,“首席环保官”在实践中不断提升环境管理水平。

    科技赋能 夯实“硬支撑”

    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打造“生态环境智慧监管平台”,全天24小时监控废气、废水、固废污染,一旦发现污染物排放有异常情况,执法人员立即赶赴现场调查处理,让环境违法行为无所遁形。目前南湖区已建设完成排污单位废水自动监测系统76套,废气自动监测系统17套,VOCs自动监测系统25套,形成了覆盖全区的“三废”自动监测监控系统网络,实现了环境污染控制从事后监督到事前预防的有效转变。

    向科技借力,构建“日常不扰、无据不查、轻微不罚”的非现场执法模式,大力拓展非现场监管的手段及应用,将红外热成像仪、废气监测仪应用到环保无人机执法中,创新绘制环保固废地图,充分利用遥感检测、在线监测、视频监控、工况用电监控、大数据分析等高科技非现场执法方式实现环境监管“无死角”,尤其是对纳入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的企业,通过分类监管、差别化监管、“非现场”监管等方式,实现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减少进企检查的次数。

    坚持监管与服务并举,积极开展“跨部门双随机”执法抽查工作,做到“进一次门、查多件事”,提升环境执法效率,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免责声明:矿库网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为了传递信息,我们转载部分内容,尊重原作者的版权。所有转载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
极端大气河事件将随温度线性增长
7月1日,记者从中国海洋大学获悉,该校科研团队首次利用涡分辨率的气候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对未来增暖情境下极端大气河事件的变化进行了评估,在极端天气和气候变化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全球变暖下的极端大气河事件》为题,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

0评论2023-07-04537

覆盖2700家,中国环保公益组织数据库上线
由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 基金会)、万科公益基金会、明善道(北京)管理顾问有限公司三方发起共建的中国环保公益组织数据库正式上线。数据库收录了2022年“中国环保公益组织现状调研”覆盖的约2700家环保公益组织的相关信息,如组织信息(包括组织名称、组织类型、成立日期、工作领域首选项、工作领域次选议题、工作手法、联系方式等)、数据信息等。参与首年调研执行的34家枢纽组织将成为数据维护员,共同建设、管理、维护这一环保公益行业基础设施。

0评论2023-07-04512

黄江:完善雨污分流改造,确保零污水入河
6月以来,黄江生态环境分局对龙见田水沿河企业、板湖河沿河餐饮店逐一排查污染源,完善企业雨污分流改造,确保零污水直排入河。

0评论2023-07-03525

贵州省黔南州印发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具体措施
为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实施意见》(黔府发〔2022〕15号) 精神,推动各项重点工作落实落细,结合我州实际,制定如下措施。

0评论2023-06-29571

4.05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陕西水环境综合治理
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下达我省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专项中央预算内投资4.05亿元,资金量比去年增加超过10%,在去年突破3亿元基础上再上新台阶。

0评论2023-06-29648

焦化行业将开启超低排放“大改造” 焦企产能优化忙
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关于公开征求《关于推进实施焦化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于6月28日截止。焦化行业将进行超低排放“大改造”。

0评论2023-06-29560

垃圾分类既要多管齐下也要久久为功
会说话的垃圾分类机器人、装载芯片的垃圾桶、AI图像十秒识别厨余垃圾……日前,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与会代表走进城市云脑平台、静脉产业园等地,点赞西海岸新区科技赋能垃圾分类的好经验与好做法。

0评论2023-06-28592

内蒙古乌海“空天地”一体化监测让大气污染无处遁形
小到公园小区、大到全市范围的空气质量状况均可“一屏所见”。日前,记者来到内蒙古乌海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监测中心,自治区首个“空天地”一体化立体大气监测平台的强大功能令人印象深刻。这个平台既可以全方位实时监测全市大气环境质量,又能分析研判、预警预报、指挥调度大气环境问题,为乌海市持续改善空气质量提供了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手段。

0评论2023-06-28516

开封市市长李湘豫就推进惠济河综合治理工程开展现场办公
6月25日,开封市市长李湘豫来到惠济河畔,就推进惠济河综合治理工程开展现场办公。他强调,要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持续改善惠济河生态环境质量,努力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开封。

0评论2023-06-28511